搜尋此網誌

2010/10/27

無心插柳的發明


1.青黴素
生物學家弗萊明一直從事於被稱作葡萄球菌的細菌研究,1928年在他休假回家時發現一個被完全忘記的細菌皿裡的細菌出現繁殖的現象,之後他立刻丟掉了那個細菌皿,那時他發現葡萄球菌在所丟掉的細菌皿下不會生長的這個特殊現象。
對於這個發現他並沒有太過期待,第二年在發表此事之時也並沒有引起關注。之後在1945年經過其他化學者們的研究青黴素被製造出來,隨後抗生素的登場改變了對細菌感染治療的歷史。

2010/10/22

《美國國家地理》2010年度最佳微觀攝影照片獲獎圖展

第二十名:硫化物晶體

我們現在還沒有嗅覺電影(Smell-o-Vision),不過在2010年度最佳微觀攝影大賽中,一張硫化物的照片扮演了“明星”角色,這些獲獎照片於週三公佈。
為了製作這張照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約翰•哈特(John Hart)將硫黃和乙酰苯胺混合在一起,令其形成晶體。 這張照片是硫黃與乙酰苯胺混合形成的晶體在特製偏振光下放大10倍的畫面。 乙酰苯胺是一種有毒物質,曾當作防腐劑使用。



2010/10/14

長得快,死得早——這難道是窮人的宿命?

從不負責任的父親到少女媽媽再到所謂的野孩子,媒體好像從報導「底層階級」的生活中得到了那種窺探別人隱私後的快感。 不管媒體是傾向於譴責還是同情,評論員們經常問道,我們這個社會怎麼會變成這樣的?人們對此很少有一致的見解,但一種解釋是,你不怎麼可能聽說過這種「流氓」行為是對貧窮的生活環境合理的反映。 然而這正是一些進化論生物學家們現在想要提倡的。

2010/10/12

永恆的愛~瑞芳煤礦的感人往事

一個礦工挖掘煤礦時,遇著礦場坍塌當場死亡,他的家人得到一筆微薄撫恤金。他的妻子在接受喪夫之痛的同時,還要面臨獨力撫養年幼子女的壓力。她無一技之長,不知要如何謀生,正當憂愁之際,工頭來探望她,就建議她到礦場旁販賣早點以維持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