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眼以外的犯罪現場肉眼以外的犯罪現場
警察噴灑的試劑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氫和魯米諾( 什麼是魯米諾? )。警察噴灑的試劑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氫和魯米諾( 什麼是魯米諾? )。 魯米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早在1853年就被合成出來了。到了1928年,化學家首次發現這種化合物有一個奇妙的特性,它被氧化時能發出藍光。 幾年以後,就有人想到利用這種特性去檢測血跡。血液中含有血紅蛋白,我們從空氣中吸入的氧氣就是靠這種蛋白質輸送到全身各部分的。 血紅蛋白含有鐵,而鐵能氧化還原過氧化氫的分解,讓過氧化氫變成水和單氧,單氧再氧化魯米諾讓它發光。這種檢測方法極為靈敏,能檢測只有百萬分之一含量的血,即使滴一小滴血到一大缸水中也能被檢測出來,由此可知犯罪分子是多麼難以把現場清洗乾淨了。

魯米諾分子結構魯米諾分子結構
明白了魯米諾發光的道理,就會知道這種檢測方法其實並不那麼可靠,不要一噴上魯米諾試劑發現地上一片藍光就大叫「有血」。既然魯米諾發光是氧化導致的,這就意味著有很多氧化物以及能起氧化還原作用的金屬也能讓魯米諾發光,這其中包括日常使用的次氯酸漂白劑。如果犯罪分子用漂白劑清洗過現場,就有可能干擾魯米諾的使用。這兩種發光情況略有不同,漂白劑導致的發光是快速閃現的,而血跡導致的發光是逐漸出現的。有經驗的偵探通常能對二者做出區分,不過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分辨出來。
怎麼辦呢?可以採取幾種辦法,一種是讓現場乾燥幾天,漂白劑的干擾作用就會消失,而血跡即使過了許多年,還能讓魯米諾發光。另外一種辦法是使用某種能抑制次氯酸的干擾作用的化合物。很顯然不能使用抗氧化劑,因為那會把血跡與魯米諾的反應也抑制住了。人們針對次氯酸的化學結構,例如針對它含有的氯原子,找到了合適的抑制物。最保險的辦法是在用魯米諾發光法檢測到疑似血跡的物質後,用別的方法確定那的確是血跡。人們發現,血跡在被魯米諾處理過以後,它含有的遺傳物質DNA並沒有被破壞掉,還能從中提取出來做鑑定。這樣就幾乎萬無一失了。
魯米諾使得從血液中獲得的DNA樣本發出藍光魯米諾使得從血液中獲得的DNA樣本發出藍光
類似的原理也被應用於醫學臨床檢測。體檢時有一項常規檢查叫做查「便潛血」,這指的是消化道出血量很少,夾雜在糞便中的紅細胞又被消化分解掉了,無法用肉眼和顯微鏡發現出血狀況。這時可用化學試劑進行檢測。醫生用濾紙沾一點患者糞便,然後滴上含有四甲基聯苯胺和過氧化鍶的試劑。過氧化鍶會產生過氧化氫。如果糞便中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中的鐵就會把過氧化氫分解成單氧,無色的四甲基聯苯胺與單氧反應後變成了藍色。
在人體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也會產生過氧化氫。過多的過氧化氫會對身體產生損傷,會導致衰老、癌症等後果。體內過氧化氫會與血紅蛋白反應,形成高鐵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不能再結合、運輸氧氣,導致缺氧。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血液中有過氧化氫酶能隨時把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在過氧化氫酶的保護下,正常人體內高鐵血紅蛋白的含量只佔血紅蛋白總量的0.5%。有的人體內缺乏過氧化氫酶,其高鐵血紅蛋白可達30-40%,需要用維生素C、甲基藍之類的還原性藥物進行治療。
過氧化氫在體內也能發揮有益的作用,例如白細胞中產生的過氧化氫能用於消滅入侵體內的細菌。國外有人據此鼓吹一種「生物氧化療法」,往病人靜脈注射過氧化氫,聲稱能夠用於殺滅體內的病菌、病毒,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包括癌症、艾滋病等等。事實上並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療法確實有效,反而很危險,過量的過氧化氫進入血液,會破壞紅細胞,導致溶血、貧血,甚至死亡。
不過,過氧化氫的確可以用做藥物。血液中的過氧化氫酶將雙氧水中的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因此雙氧水塗到傷口上後就會冒泡,這樣就有助於清洗傷口。同時,過氧化氫也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從而殺死傷口上的細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細菌和人體細胞不一樣,它沒有過氧化氫酶,沒法分解過氧化氫來保護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